国中之国 |
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。 |
秋高气和 |
形容秋空高朗、天气晴和。 |
床上安床 |
比喻不必要的重叠。 |
林下风致 |
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亦复如是 |
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满山遍野 |
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
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土木形骸 |
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语短情长 |
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生死有命 |
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悬石程书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绘声绘影 |
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赴汤蹈火 |
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善游者溺 |
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半夜三更 |
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峨峨洋洋 |
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平地一声雷 |
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笑貌声音 |
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不宁唯是 |
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众所瞻望 |
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
慌不择路 |
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骄傲自满 |
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止戈兴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师严道尊 |
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
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是非曲直 |
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末大必折 |
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倒载干戈 |
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