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衷一是 |
莫:不;还是;衷:折衷;断定;是:对。指不知哪个正确。形容各种意见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
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沟满壕平 |
形容饱满。 |
起兵动众 |
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前瞻后顾 |
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 |
进本退末 |
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白日见鬼 |
大白天见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闲、冷落。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 |
一干二净 |
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倒悬之危 |
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 |
取而代之 |
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
下临无地 |
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唯物主义 |
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大失所望 |
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一哄而起 |
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供不应求 |
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鱼死网破 |
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鸿儒硕学 |
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 |
鸡胸龟背 |
凸胸驼背。 |
国无宁日 |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峨峨洋洋 |
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粉墨登场 |
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古里古怪 |
怪异、奇特。 |
尽诚竭节 |
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
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春寒料峭 |
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雷大雨小 |
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拨乱济危 |
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