锲而不舍 |
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
疑邻盗斧 |
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
一拥而上 |
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。 |
大惑不解 |
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争先恐后 |
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敏而好学 |
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头面人物 |
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蝶粉蜂黄 |
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
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神出鬼入 |
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一干二净 |
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目不忍见 |
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贫贱不能移 |
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汗牛充栋 |
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
成竹在胸 |
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学而不厌 |
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不卑不亢 |
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路无拾遗 |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己溺己饥 |
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正人君子 |
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白发苍苍 |
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目眩心花 |
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死对头 |
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恶醉强酒 |
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舞刀跃马 |
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 |
兵戎相见 |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凡夫俗子 |
泛指平庸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