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谀奉承 |
阿谀:用好听的话讨好人;奉承:恭维;讨好。巴结拍马;说恭维人的话;向人讨好。 |
瓮中之鳖 |
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东西。瓮:大坛子;鳖:甲鱼。 |
河鱼腹疾 |
指腹泻。 |
野没遗贤 |
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一干二净 |
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算尽锱铢 |
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十羊九牧 |
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结驷连骑 |
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飞檐走壁 |
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前脚后脚 |
比喻紧跟着。 |
雨散风流 |
比喻离散。 |
进锐退速 |
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鬼鬼祟祟 |
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户告人晓 |
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|
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平地一声雷 |
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不合时宜 |
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束身受命 |
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势在必行 |
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头上末下 |
第一次,初次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
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进退维谷 |
维:语气助词。谷:比喻困难处境。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 |
死胡同 |
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绝境、绝路。 |
留恋不舍 |
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 |
同功一体 |
指功绩和地位相同。 |